返回網站
返回網站

漫步於不同綠境對人體生理效益之影響

作者:陳奐存 / 來源: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碩士論文

· 認識森林療癒 期刊資料

摘要/

在現代都市化生活環境中,生活壓力經常伴隨著不良的居住品質 (噪音、擁擠、空氣污染等),長期居住於此種環境下,對健康會產生負面影響。而近年來,一些研究森林環境有益健康的報告陸續面世,不過此類研究結果在國內仍居少數。我國森林面積佔國土總面積近60%,應有極大的潛力發展森林益康,故本研究以此為出發點,以森林及都市綠帶為試驗場域並以都市街道作為對照,探討不同環境對於受測者生理反應之影響。

本研究以30位學生為受測者,步行於森林環境、都市綠帶及都市街道等3個試驗區,於步行的前、後測定受測者的9種生理訊號,並分析受測者在不同場域中生理訊號的變化及前、後測差異。實驗結果顯示:於森林環境中,受測者之脈搏數 (pulse rate)、收縮壓 (systolic blood pressure)、交感神經活性 (sympathetic nervous activity) 及腦波 (beta wave) 皆有顯著低於都市街道,而腦波 (alpha wave) 則有高於都市街道的現象;而在都市綠帶中,受測者之脈搏數、收縮壓、皮膚導電度 (skin conductance) 同樣顯著低於都市街道,而腦波則高於都市街道。

本研究除了(顯示)少數生理反應(可能)需有充裕時間的臨場體驗外,(其他的結果)約與前人研究結果的趨勢相符,顯示國內森林環境具備森林益康之效益,其次都市綠帶具備部份森林環境益康之效益,本研究結果可供森林經營者及一般民眾從事休閒之參考。


本網站僅整理臺灣森林療癒之期刊文章、論文、計畫報告摘要供參考
若需閱讀全文請逕至來源、主管機關索取資料

 

上一篇
樂活之森:森林療法的多元應用
下一篇
森林環境對生心理狀態效益之研究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